重“医”轻“护” 36年“床护比”难达标
2014-05-12
509

护士的工作并不只是打打针、拿拿药这么简单。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在病人康复和术后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护士紧缺和流失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护士都去哪了?

现状:36年“床护比”难以达标

据统计,2002年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为21.45亿人次,2013年这一数字激增为73亿人次。与此相对应的是2012年我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1.85人,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千人口2名护士的标准。

早在1978年,原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比0.4。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出台《护士条例》,再次以法律形式将这一标准确立下来。然而36年过去了,我国一些医院普通病房床位与护士的床护比仍然难以带到1比0.4的标准。

护理人员紧缺与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护理投入的长期不足存在很大联系,但是,在这些紧缺的护理人员之中,有一部分人,选择跳槽、转行或是出国,护理资源的紧张程度在进一步加剧。

外因:工作累 执业环境恶化

一名已经向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准备在6月1日离开干了10年的护理岗位的护士说,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执业环境进一步恶化,让她下决心辞职从事保险行业。

护士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琐碎,在我国,受人们就医观念的局限,护士的工作往往不被患者重视,作为一名护士,得到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护士更易受到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过度要求和责难。

“当护士疲于应付不断增加的患者时,就没时间和精力做进一步沟通交流,患者就会认为护士服务态度不好。”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王霞说,人手紧缺导致护士必须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质量,进而加剧医患关系紧张。

内因:重“医”轻“护”导致护士队伍人才紧张

不但医院招不到护理人员,报考护士的医学生、护校生源也在减少。其背后的原因何在?

江西省某三甲医院护理部门负责人认为,护理人员紧缺还与医院长期以来的重“医”轻“护”有关。“如今医院科室实行经济核算,医生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护士却只能增加医院投入成本,从成本控制上医院并不愿意增加更多的护士。”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护理收费仅为护理成本的1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医院压缩护士数量和待遇。

执业环境的恶化以及高考生源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护理队伍后继乏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招生和就业的副院长程瑞峰告诉记者,伤医、伤护事件频发,已经影响了学生和家长报考护理专业的积极性。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至2015年)的要求,全国将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在全国护士队伍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50%。我国目前的护理生源多以中专为主,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

出路:全社会要形成良性护士职业认同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和患者相处的时间最长,在缓解医患矛盾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毛美琪认为,要稳住这支队伍首先必须要加大投入,在达到1比0.4的“床护比”配备标准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熊晓云认为,既要保证基本床护比配达标,同时还需改变当前重“医”轻“护”状况,给予护士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据介绍,这家医院从2011年起实行医生负责治疗、护士管理医院床位资源的分工机制,护理部可利用自身优势在全院跨科室统一调配床位,打破以往科室固定床位的限制。“既避免科室‘旱涝不均’带来的床位紧缺或闲置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绩效,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熊晓云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护士长胡梅英则认为,分级诊疗难以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医院护士人手紧张的现状。通过制定不同报销比例、量化指标或限制转诊,并非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最有效办法。政府应致力于加强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影响力,让群众自愿选择到基层医院就诊,使医疗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和有效利用。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