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TNF-α抑制剂的起效速度更快,疗效也更胜一筹,但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2016年3月发表在《Drug Saf.》的一项系统评价考察了TNF-α抑制剂相关的肝毒性。
抑制TNF-α活性的药物彻底改变了一些促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尽管有很多获益,但是该类药物存在一些严重的副反应,且确实出现了不良反应。虽然许多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是可预期的,并且在药物获准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已经意识到,但是随着这些药物普及性、可及性和分布情况的不断增长,一些更罕见的不良反应被记录在文献中。这些潜在的不良反应中,虽然不常见,但是一些患者已经观察到肝损伤。由于病例报告随着时间不断积累,并最终形成病例系列,因此这类药物和不同模式的肝损伤之间已经很好地建立了相关性。有趣的是,多数病例在自身免疫性肝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和肝组织病理学的特征上,都表现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该相关性,但是该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理解,但是似乎其取决于药物特征和患者的遗传组成,而且很可能比单一药物类型的反应更为复杂。由于仍未完全理解且发生率很低,所以治疗手段仍然有限。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多数患者在停药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状况得以改善。将来仍需做更多研究以揭开该不良反应的潜在机制。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