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否增加严重心律失常风险?
2016-03-23
552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重视。2016年2月,发表在《BMJ》的一项双向队列研究评估了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否增加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结果表明,与既往报告相反的是,在丹麦和瑞典的普通成年人群中,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不与严重心律失常风险的增加相关。

目的:旨在评估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否与严重心律失常风险的增加相关。

设计:该双向队列研究链接到了处方登记数据、严重心律失常病例和患者特点。

设置:1997~2011年间的丹麦数据,2006~2013年间的瑞典数据。

参与者:本研究队列从40~79岁的所有丹麦和瑞典成年人中得来。909656个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疗程(环丙沙星82.6%,诺氟沙星12.1%,氧氟沙星3.2%,莫西沙星1.2%,其他氟喹诺酮类0.9%)和909656个青霉素使用疗程按照1:1的倾向得分进行匹配。

主要结局测量:主要结局为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致死和非致死),并比较了青霉素(没有促心律失常作用的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疗程。感兴趣的风险期是当前使用,其定义为0~7天的治疗。根据国家、性别、年龄、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合并使用的已知增加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风险的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类型和心律失常风险评分的水平等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随访期,共发生144例严重心律失常病例,66例为当前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者(发生率为3.4例/1000人年),78例为当前青霉素使用者(4.0例/1000人年);研究人员比较了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青霉素的治疗,率比为0.85(95% CI,0.61~1.18)。与青霉素相比,每1000000个疗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例绝对风险差异为-13(95% CI,-35~16)。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在任何亚组中都无统计学显著性增加,包括按照氟喹诺酮类药物类型的分析。

结论:与既往报告相反的是,在丹麦和瑞典的普通成年人群中,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不与严重心律失常风险的增加相关。鉴于该研究的统计能力,即使相对和绝对风险的小幅度增加都可以排除。由于本研究中,环丙沙星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我们不能排除组内差异可影响其他较少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的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由于处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频率有所差别,该结果或不能完全推及至其他地区。)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