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度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名前50强新鲜出炉。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膺影响力综合排名前三甲。那么,此次评选的统计分析的依据是什么?荣登三甲的医院有哪些过人之处?
统计分析的依据:论文检索成关键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在其主办的专业医学网站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名前50强。在公布名单的同时,影响力排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公布。主要标准如下:
1、医院发表医学专业论文量、医学专业论文H指数、医学专业论文总被引频次。
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进行机构统计,统计截止7月1日,医院发表医学专业论文量、医学专业论文H指数、医学专业论文总被引频次;检索GoPubMed数据库,进行机构统计,统计2008年10月3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医院发表医学专业论文量、医院发表医学专业论文最多医生。
2、医院科研水平和临床技术水平。
医信天下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许培扬先生、徐立水先生领衔专家评定,分析研究医院科研水平和临床技术水平,对医院做出技术评价和综合评价。并按照一定比例换算得出总排名分值,即医信天下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
荣登三甲的医院有哪些过人之处?
综合第一名:北京协和医院传承张孝骞、林巧稚等名医大家严谨学风,形成兼容并蓄协和文化,走在当今医学前沿。百年传承,名医辈出。协和医院医学专业科室建设完备周全,疾病诊断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全国领先,医生精湛医术寄嫁医德上,是众多疾病患者绝望中希望所在。
综合第二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拥有黄志强、盛志勇、陈香美、付小兵、卢世璧五位院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秉承“允忠允诚、至精至爱”的价值追求,服务于全军,服务于人民,以其高超医术,收治全国疑难、危重病人,赢得广大人民口碑。
综合第三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关爱社会,心怀善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投身慈善事业,2014年7月,成立四川省华西天使医疗救助基金,对四川省贫困人群和"三无人员"等群体实现医疗救助。2008年汶川地震,华西医院承担重任,救治复杂危重伤员、技术支援灾区医院和后勤保障省外医疗。作为公立医院的华西医院,充分发挥其公立医院公益性。为广大人民搭建医疗健康公益平台,融合社会各界力量,造福贫困群体。百年华西,西南第一医院。
论文数量当标准有失偏颇
近年来,各类医院排行榜层出不穷,有综合排名,也有学科内排名。一些大医院频频跃上榜单,综合实力偏弱的医院只能“望榜兴叹”。就在业内已经对密集出炉的各类医院排行榜麻木的时候,此榜单一出,就引发了业内的激烈讨论。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让论文检索当作评价医院影响力“金标准”是欠妥的。廖新波在微博中就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说,根据论文检索数得出的排名就是医院的影响力,这样的排名欠缺太多了。若单说科研方面的影响力并不合适,因为科研讲的是成果及成果转换。不过,这个排行榜如果仅是强调论文发表数排名,就没有歧义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院排行榜的设立,应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标准,也为患者就医提供指南。而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不应仅是科研成果和SCI论文发表数量,也需要包含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副院长朱林直言,医院影响力绝非论文检索数量一项内容可以评判的,这样单一标准的排名也降低了排行榜的权威性。“论文发表数量只是医院建设中的一方面,学科建设、临床水平、历史、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等等,都应作为医院影响力的评价标准。”朱林认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和口碑甚至应占评判医院影响力中各项分值中的“大头”,这样才能让参与评选的所有医院心服口服。
2014中国医院影响力50强排行榜
1 北京协和医院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5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8 上海长海医院
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4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6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1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2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5 中日友好医院
26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7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8 北京医院
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3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3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3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3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3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6 广东省人民医院
37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38 上海长征医院
3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4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4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3 北京积水潭医院
44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5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46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7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48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49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