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vs普拉格雷
2020-12-02
257

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普拉格雷优于传统的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在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均为Ⅰ类推荐。2020年9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经普拉格雷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功能改善,血小板抑制作用增强,IL-6水平降低。

 

目的:在一项随机、平行、双盲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和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扩张(FMD)的变化。共入组90例患者(年龄62±9岁,男性81例,糖尿病22例,4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各项临床参数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支架置入术之前,这三种药物均能改善FMD,并且组间无差异(P=0.73)。在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组中,支架置入使FMD钝化(P<0.01),而普拉格雷组则不然。在随访期间,普拉格雷优于氯吡格雷(平均差异2.13,95%置信区间[CI] 0.68~3.58;P=0.0047)和替格瑞洛(平均差异1.57,95%CI 0.31~2.83;P=0.0155),但这种差异仅限于在支架置入前2h接受研究治疗的患者。替格瑞洛不显著优于氯吡格雷(平均差异0.55,95%CI -0.73~1.82;P=0.39)。低流量介导的扩张,在各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与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组相比,普拉格雷组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L)-6(分别为P=0.02和P=0.01)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活性(P=0.002和P=0.035)较低。

 

结论:与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改善,血小板抑制作用增强,IL-6水平降低,所有这些均可对预后产生影响。在支架置入后立即接受研究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这种效果消失了。

 

 

(选题审校:刘爽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Eur Heart J. 2020 Sep 1;41(33):3144-3152.  

Effects of clopidogrel vs. prasugrel vs. ticagrelor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inflammatory parameters,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a randomized, blinded, parallel study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