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白蛋白血症:监测丙戊酸和苯妥英血药浓度有何意义?
2021-12-24
608

临床上低白蛋白血症指血白蛋白低于30g/L,最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肝病患者。2021年11月,澳大利亚学者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低白蛋白血症和白蛋白调整的总浓度与苯妥英和丙戊酸浓度依赖性毒性的相关性。
 
目的:已经验证,计算白蛋白调整总浓度的方程与苯妥英和丙戊酸游离浓度测量值相关,但是缺乏数据评估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该研究旨在评估低白蛋白血症和白蛋白调整的总浓度与苯妥英和丙戊酸浓度依赖性毒性的相关性,审查对低白蛋白血症浓度监测后管理决策的影响。
 
方法:纳入了2018年1月12月进行苯妥英或丙戊酸浓度监测的患者。使用中央实验室数据库和病历记录中提取的数据识别患者。
 
结果:测量了144名患者的总苯妥英浓度,其中59名(41%)患者记录到低白蛋白血症(≤30g/L)。白蛋白调整的苯妥英浓度>20g/L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相关(77% vs 43%;P<0.001)。逻辑回归中,白蛋白调整苯妥英浓度较高是神经毒性的独立风险因素(OR,1.06;95% CI,1.01~1.12;P=0.011)。测量了383名患者的总丙戊酸浓度,其中53名(14%)患者记录到低白蛋白血症(≤30g/L)。对于丙戊酸队列,低白蛋白血症(42% vs 28%;P=0.039)和白蛋白调整的丙戊酸浓度>100mg/L(49% vs 23%;P<0.001)都与神经毒性增加相关。多元逻辑回归中,丙戊酸日剂量(调整OR,1.01;1.00~1.02;P=0.006)和白蛋白调整的丙戊酸浓度(1.01;1.00~1.02;P=0.033)为考虑了混杂因素后神经毒性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虽然理想情况下应测量低蛋白血症中的游离药物浓度,但调整方程有助于识别需要进一步评估潜在浓度依赖性毒性的脆弱患者。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Br J Clin Pharmacol. 2021 Nov;87(11):4341-4353

Monitoring for valproate and phenytoin toxicity in hypoalbuminaemi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