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末,各大排行榜又新鲜出炉了,医疗界也不例外。《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2013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汇总排行榜》1日在上海出炉。中国医院哪家强?这些最佳医院排行榜能给我们答案吗?
榜单内容
11月1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新鲜出炉。
作为第三方的公益客观排行榜,“复旦版”排行榜已连续发布5年。在最新榜单上,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分列综合榜前三。其后进入前十的依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在“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广东有两个专科排名全国第一,分别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呼吸科以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这两个专科已经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最佳医院排行榜=“看病难”排行榜
今年新鲜出炉最佳医院排行榜,与前几年的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榜单的初衷是给公众提供一些参考,患者可以按图索骥,根据榜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医院。对于这样的榜单,大家或许并不怀疑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因为进入榜单里面的医院,其综合实力强是有口皆碑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最佳医院排行榜真的能成为公众的“就医指南”么?看来很难。
医院排行榜本意是效仿高校排名,大学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为公众了解和选择大学、了解和选择专业提供了某种帮助,给的是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但医院排行榜,能否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由于就医不像考取大学一般有高门槛,容易造成盲目的一窝蜂效应,无异于让大医院看病难雪上加霜。此外,由于此排名为全国近千名专家评定,忽略了老百姓的口碑评估,因此榜单的“最佳”是否真能客观体现“最佳”,也被公众质疑。
优质医院资源高度聚集在超大城市的格局,非但没有逐年缓解,反倒逐年在强化。排行榜的出炉让人高兴,因为老百姓在疑难杂症就医时,大致有了寻医问药的方向,康复会更快”;但不得不说,对于化解“全国人民上协和”现象的医界失衡这个疑难杂症,排行榜非但让人看不到方向,反倒让人有些纠结甚至绝望。榜单上的医院,其拥挤程度可能会加剧,那“看病难”的现实情况也很难改善。
“最佳医院排行榜”无疑也是“看病难”的排行榜。这份排行榜是以资源配置为前提条件,以看病能力为基本的参考标准,进一步把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象表现了出来。
在哪里看病?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分级诊疗”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医改工作重点,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样的大方向,不仅契合民意,也符合国际经验;不仅初衷良好,也充满了制度善意。如今,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便一些地方推出了“分级诊疗”制度,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公众仍然不买账。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一是分级诊疗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让专家下基层恐怕比让教师驻山村更难;二是基层医院的硬件也很难在短期内配齐;三是基层医院的其他服务水准和管理制度也需要一步步提升和改进。
或许在研究机构之外,政府更需要致力打造另一份“最佳医院排行榜”——哪些医院不断地在均衡发展上做工作,有哪些名优医院不断扶持了弱势医院的发展;有哪些地区的弱势医院表现出了发展势头迅猛的“最佳”迹象;有哪些省份的大医院,跨区域地对落后省份的医疗做出了帮扶与贡献……医院独领风骚,如印钞机一样赚到更多钱,把自己变得越发超级强——这是市场本能,你啥都不干,它自己也能做到。但当下人民对于医疗管理者的要求,是需要使用有形的手,让医疗资源配置得更均衡、更科学、更普惠、更有利于老百姓的求医问药。医院首先是一份治病救人的仁心,然后才是一门生意;医疗管理者需要同样的逻辑,管理的目标主旨不是呵护出一批鹤立鸡群的超强医院,而是要让医院释放出一种超强的普惠民生能力。
“最佳医院排行榜”不是不可以存在,只是把精力多花在最佳医院分级上似乎对老百姓看病会更有意义。在分级医疗制度未完全建立之前,这个排行榜只能加剧高水平医院与低水平医院的分化,也会对患者形成“广告效应”,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现象。让“分诊医疗制度”的“梦想”照进现实,让最佳医院排行榜植根于分级医院排行或许才会有其应有的价值。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