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中,矛盾占据了主要地位——近年来辱医、伤医甚至杀医事件频发,引发广泛关注。医疗系统的问题被集中映射到医患关系上。我们不禁反思:到底该如何来改善我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
每年都有海量事例带动着整个社会舆论,牵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让大家不断地审视中国的医患关系。为什么医生和患者之间会形成剑拔弩张的局势呢?原因之一,信息的不对称,让患者无法充分理解医生的处境和工作状态,导致误解;原因之二,分诊制度的缺位使得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原因之三,基于医生这个角色的社会定位,公众无法摆正医生的位置。
据调查显示,医患冲突中80%是因为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直接结果便是患者对医方产生不信任、不理解、无安全感甚至敌对情绪。
众所周知,看护病人的亲属大多心理状态是焦虑的、紧张的。在此种心态下,更需要医院一方强调相互沟通、体谅、理解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不少医务工作人员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解释不够清楚甚至是不给予解释。而医生因其专业的复杂性而拥有天然的信息优势,在诊疗过程中出于便己、利己等目的,更会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优势。医患沟通很容易成为医方趋利避害的单向的选择性传输。例如,故意夸大治疗效果却轻描淡写其潜在风险及替代方案,以诱导患者接受指定治疗措施;过分强调并发症或意外等诊疗风险,混淆技术与责任因素,以预留责任规避空间;垄断诊疗行为解释权,为小病大治等侵害患者权益行为提供形式合理的辩解等。
目前,分级诊疗推行遇到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患者无序就医,非科学就医观念,对基层医生不信任,趋高心理普遍;大医院规模扩张,大小通吃与基层医院抢病人,收治常见病多发病。某省会城市的附属医院收治疝气病人,某直辖市三甲医院收治择期手术的阑尾炎病人,三甲医院的便民门诊专门开药,与街边药房无异;大医院医生过度疲劳,甚至出现过劳死。大医院门诊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医生人均门诊病人是7个病人;双向转诊送上来沉不下来,变为单向转诊等等。由于对基层医生缺乏信任,基层首诊率一直不高。以上海为例,2003年社区首诊率为35%,2013年该数字为40%,10年时间仅增长了5%。
医生这个职业,工作动辄关系到生命,所以专业上有很高要求,态度不容马虎,业务上的高要求逐渐把“医生”演变为一种神化的职业,公众希望医生们犹如超人,所有疾病都难不倒他们。与此同时,对待医生的态度却是两极分化,被医生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的以及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会给医生一个神的评级,遇到相反的情况患者则会向外界刻画一个妖魔化的医生形象,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我们甚至忘了他们只是平常的社会人,会为了一个无法攻克的难题而苦恼,为了一个没能挽救回来的生命而痛心。不要“捧杀”,更不要“棒杀”,为“乌托邦”的神话袪魅,也要为“以偏概全”的误解正名。回归理性,将医生还原为与你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正常人。
改善医患关系需多方共同努力
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需要全民共同发力来进行改善:体制上已经逐步在推动;媒体方面,要积极引导舆论,中立、公正报道医患关系;医院方面,杜绝违规、违法的操作;从医生的角度,提升职业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提升沟通技巧;从公众的角度,更多了解医生,给予医生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参与推动相关公益活动。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谁也不愿意让自我保护与医者仁心相互对立。医生要会手术又会心术,理解病人,而患者也要理解和尊重医生,释放善意和信任。只有双方缔结为情感与道德的共同体,有了互信与理解的精神纽带,才能重建以敬畏、悲悯、感恩、利他为基线的和谐医患关系。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