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禁止互联网涉医学诊治 利好还是利空?
2015-04-14
555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医疗一度被认为是重构健康管理、就医方式、就医体验、购药方式及医患生态的“灵丹妙药”。但当上市公司、各大互联网巨头等正欲大干一场之时,4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言人宋树立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于安全考虑,将禁止进行互联网医疗诊治,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新规解析

宋树立表示,按照医疗实施主体,远程医疗包括两类:一是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医疗机构之间特别是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机构向一些专科的或者综合力量比较强的大型医院的专家来寻求帮助。二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我们把这个称为“远程医疗”。

宋树立指出,远程医疗只允许医疗机构开展,开展某一个类别的、某一个专科的服务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生也要具有相应执业资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其进一步明确表明:“互联网上其他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的,只可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不能开展诊治工作。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

宋树立解释称,由于远程医疗不同于面对面的诊治,国家卫计委为了确保远程医疗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对相关机构和人员都有着严格要求。

事实上,这并非国家卫计委第一次对互联网医疗表态。去年8月,国家卫计委网站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第三方机构可以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平台,但不能直接开展服务;医疗机构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邀请方应当向患方充分告知,并征得其书面同意。《意见》还对远程医疗的管理规范、实施程序、责任认定、监督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业内意见

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也公开表示,在政策出台之前,卫计委就考虑过限定远程医疗主体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决定限定为医疗机构是出于保证医疗安全的考虑。目前医生在非医疗机构上可以开展网上咨询服务,但如果更进一步地涉及到诊断治疗等,则必须在医疗机构中进行。

此言论出来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南开大学何红锋教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简单的禁止是违背潮流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卫计委意在表明国家对互联网医疗规范发展的要求,强调正规合法医疗机构应该发挥的作用。“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和引领,规范运营的企业将能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

有关负责人解读该消息认为,应是强调主体合法性,医疗机构可开展远程医疗,非医疗机构则只能进行健康咨询。业界认为抬高门槛、规范行业实属利好,并非一味利空。“在远程医疗部分,已经表明了医疗机构可以向患者提供服务,前提是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且有专科科室、人员配备等软硬件要求;而其他非医疗机构等,最多进行在线健康咨询。”他认为,结合内容来看,并非一棍子打死所有网上诊疗。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其中移动医疗将达到30.1亿元,占比26.4%;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到来,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超越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占比达到55%。

“互联网医疗”更需要引导

“网络医生”早已流行,很多人都在网上问诊,但关键问题在于,很多所谓“互联网医疗”的背后实为黑医院、黑诊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互联网医疗”现象,设置严格的规则约束,当然必要。

不过,网络时代,终究一切事物都逃不过它,医疗也是如此。禁止网络治疗,可以咨询,毕竟也是一种医疗“入网”方式,但还要继续打开思路。一边禁令,一边也要有扶持引导手段,有破有立。

不仅是国内,根据美国一项调查,35%的美国成人说他们曾专门用网络尝试着去弄明白是否自己或者他人有身体疾病。对网络医生的信任度,超过40%的人说经过健康专业人士证实网络信息是正确的,还有35%的人根本就没有进一步征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对医疗服务环节的渗透与改变,网络医生与问诊的趋势其实已不可逆转。很多“互联网医疗”依托黑医院、黑诊所,但这不是网络本质,如何利用网络优势谋正途才是要旨。

可以设想,除了“互联网医疗”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认证,网络医疗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齐之外,正规医疗机构与医生在触网这事儿上的滞后与慢节奏,又何尝不是将网络这一便捷的医患沟通与对接渠道拱手相让呢?正规而有认证的“互联网医疗”缺位,其实相当于为黑诊所、黑医生提供了最有利的滋生空间,“互联网医疗”成为非法违规行医的潜伏与藏匿之所,也就并不意外了。

基于此,“互联网医疗”乱象仅仅提醒患者别受骗还不够,而更需顺应公众求医问诊的需求,让正规的医疗服务和资深医生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主体,占据患者“网络寻医”的入口,从而形成“良医驱逐劣医”的良性机制。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