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疗机构真的不适合网络诊疗吗?
2015-04-21
492

日前,国家卫计委发表文件下达指令:除了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治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这条网络医疗的“框框”一出,有人点赞也有人替互联网医疗产业喊冤。难道商业网站真的不能开展医学诊治工作吗?

在前不久各省市逐渐开放医生自由执业以后,很多人开始憧憬互联网医疗也将踏入自由执业的行列中。医生在家坐诊赚外快的日子可能即将到来。但是卫计委的指令就像是一块掉入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千层浪。

很多人开始对这项限制提出质疑,大部分人认为商业网站办网络医疗是可以缓解医患矛盾的。因为网络医疗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药,而且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医疗网络化也是大势所趋。如果太过限制,将对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非常不利。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医疗有效的隔绝了医生和患者,不仅可以避免医生收到伤害,还能改善医患关系。

但支持该项决定的医生和网友则认为,“网络问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规范发展。有体验过“轻问诊”的网友指出,有的医生网络诊疗相当草率,比如当听到患者说感冒发烧,马上就开处方药。这些行为都是需要规范的。事实上,“网络问诊”如果要做到位,其实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未必都比我们去门诊少。

对此,一些医改专家指出,虽然说互联网诊断很方便,足不出户就看病,但正规医院就诊应该更能让患者放心。对网络医疗进行限制,事实上不仅是对患者的保护,也是对医生的保护。目前互联网诊疗技术不够成熟,且缺少法律监管,应该等各方面都完善后再发展。

另外据《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之前,必须要亲自诊察和调查,没有经过医师的亲自诊察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网络问诊”属于“隔空诊断”,仅凭“问”,不辅助必要的触诊和技术检查无法对患者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再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同样的药也不一定能治同样的病。病情的复杂性和判断的单一性无疑增加了误诊的几率。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因“网络问诊”而误诊,导致延误病情而一发不可收拾的案例。

综上所述,卫计委限制商业网站远程医疗并不是不让网络医疗发展,恰恰相反这是在保护中国的医疗环境。如果法律法规无法保证环境安全,那么着急发展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梳理脉络对商业网站的“网络问诊”进行科学引导,明晰责任,并出台相关细则对“网络问诊”进行具体详细地规范,使得“网络问诊”成为分担医院就诊压力的“好帮手”。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