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环境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很多医生并不认同自己的职业是神圣高尚的。要想让医学之路走得长远,须重塑医学的神圣性。我们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医院,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有的医生说“当医生就是为了赚钱”,但当医生的意义远超过赚钱。
伴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逐渐物化。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医学的物化,使其神圣性逐渐丧失。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院维持运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医疗业务收入、药品收入和国家的财政补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比重跟不上整体医疗改革的巨大需求。医院的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在不断加大,但国家的财政补贴增长缓慢,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医务人员只能靠提高医疗业务收入和药品收入来保障自己的收入。当医生的收入不足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的时候,医学的神圣性面临着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当干部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医生去牺牲善良才能获得正当权益。他本来该有一万块钱的工资却只发他两千,另外八千块钱让他自己去赚,这是邪恶的!
基督教中的两个观点或可为我们所借鉴:一是神圣观念,再者是博爱精神。神圣观念告诉我们医生是一群优秀的人。医生应该有神圣观念,都是最优秀的一群人,不管在哪个层面,即使村医也是当地最优秀的人。
但是大家很清楚,这些年我们社会出了很多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投毒杀死自己的同宿舍同学,他说过一句话:“我是个‘空人’,没有价值观。”
我们这些年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创造了精神财富吗?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美德,爱国家、爱家庭、爱故乡、讲孝尽、讲勤俭、讲以德服人,讲天下为公,讲克己复礼,讲温良恭俭让、讲礼义仁智信,却为何很少被提起?
如何在现有医疗体制下重建医学神圣性?首先是在医学生的教育上重视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课时安排上,都应增大比例。医学教育的宗旨应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有学者将价值观的形成分为潜意识模仿、萌芽、发展、稳定四个阶段,因此还应在医生的后续教育阶段,持之以恒地进行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一个医生,不论他医术有多高,若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的崇尚、对医学神圣性的认同,也是难以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的。医生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救人,所以医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其他职业者之间的差异,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医疗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更有必要通过重建医学神圣性来提高医生的自我修养,使医生的职业精神重新回归。
医疗起源一个同情心,人贵在有同情心。最初人们因为看到受苦受难,有人难受就去帮他,这才叫做医疗。什么叫医院?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派的社会有很多流浪的、无人管的乞丐穷人。因此,他们设了一个场所让他们缓解苦难,最后慢慢形成了医院。
因为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叫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
草的价值就是让牛羊活的好,牛羊的价值就是让人活的好,人的价值就是让其他生物活的好,这个社会有了你多一份美好,千万不要让这个社会因为有了我而多了一份痛苦或者不好。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