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厘清四个“关系”才不至于走弯路
2015-05-14
535

新医改进行了6年,人们所期待的买得起药,看得起病,看病方便的愿景依然未得以实现。实际上,医改这些年做了取消以药养医,施行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的工作,但我们看到的是,医改依旧在核心的体制之外兜圈子,成效不显著。这让我们想到医改是不是走了弯路?为了让医改少走弯路,就需要明确医疗系统的定位,厘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医疗与医药

医改要有成效,首先要明确医疗与医药是不同的两个系统,不可混为一谈。但是,从医改这几年实施的一些政策可以发现,大部分力量都用在药改上,比如行政手段迫使药品降价、限制药品加成、取消以药养医、药品政府定价、招标、配送、基本药物制度。而六年下来,药价不降反升,这说明有劲没有使到点子上。

取消以药养医,推行医药分开,或许不不失为一策,但是,政府管办不分,缺乏有效的监督,这样的政策也就难以执行。

最根本的是医改没有看到药也好,医也好,其使用者和主导者还是医生,只要医生有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的动力,尽量少用药、用廉价药,药价虚高就不存在了。而且,看病贵的原因也不仅仅在药价高。所以,医改调整医疗系统结构才是根本。

买方与卖方市场

俗话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但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做不到这一点,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在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大环境下,患者看病没有选择的余地,医院方面随口定,患者沦为被医院宰割的对象。

而造成卖方市场的原因就是公立医院一家独大,垄断优质医疗资源,导致医疗市场没有有序公平的竞争。其背后的原因是政府办医,政府越俎代庖市场功能所致。

政府放弃应该懂得适时放手,定好市场规则做好监督,让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否则摧毁了医疗市场,受害的是百姓,获利的是部门和少数人。

政府与市场

中国医疗市场并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各类医疗机构没有平等地位,没有平等竞争,患者不能自由选择服务,市场秩序没有法制保障。其原因就是政府对医疗市场的不当管制、把活市场变成死市场。政府包办公立医院、政府参与市场竞争,破坏公平竞争,令医疗市场失去公平,公立大医院成为垄断性营利企业。

十八大提出政府要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和过度赋税,就是为了给经济发展松绑。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医改此前一直强调公益性,强调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于是医疗服务的供给由政府包办,执行的计划经济,政府配置资源,政府制定价格,政府独家垄断,政府给什么服务,患者就接受什么服务。可是用行政指令制导市场的运行,首先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其次是给权力寻租创造了条件。这种模式吸收了计划经济的垄断性,也吸收了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把大型公立医院变成垄断性企业,经济创收所向无敌,日进斗金。这才是造成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正原因。

医改想要少走弯路,就需要厘清这四大关系,对医疗系统的结构做出调整。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