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儿科医生的压力太大、地位太低、耗时耗力又不赚钱,而且晋升难。据悉,目前儿科医生紧缺、流失率高,正在遭遇“用工荒”。许多儿科医生表示,宁做医药代表都不做儿科医生。那么,现今儿科医生的真实工作写照如何?应如何解决日益加剧的医生流失问题呢?
为此,某记者走进了东莞市多家医院儿科,看到排队候诊的家长和患儿把导诊台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叠厚厚的病历本堆在桌子上。由于诊室外的座位有限,不少家长都站在过道里等候。一些心急的家长则守在诊室门口,不停往里面张望。再加上小孩的咳嗽声、哭声,使得原本就人满为患的大厅显得更加拥挤不堪。
儿科医生的工作写照
早上不足8点就开始上班,中午接近1点才下班,在医院食堂里匆忙吃个午饭,小歇片刻继续接诊,直到下午6点多钟看完最后一个患儿,才能回家休息。这是东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副主任医师冉东英一天的工作安排。我想,他足以代表目前所有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
儿科看病像打仗,挂号如同春运
陪儿子打针的刘女士说,医院对儿科门诊实行限号,自己早上七点多钟就来医院排队挂号,“我以为自己算早的了,谁知道六点多就已经有人来排队了。真是没想到,现在儿科看病就像打仗,挂号如同春运啊!”
白天家长们求诊难,晚上也一样。有一天晚上8点,记者刚走进东莞市人民医院急诊大厅就已听到一阵阵小孩子的哭喊声。儿科候诊的约有二、三十名患儿和家长,小孩大多是五岁以下。陈女士家住万江区,三岁的儿子突发高烧,在家测得体温38.4℃,“我7点半来的时候,发现前面已经摆放了十几份病历。我问医生‘小孩发烧能不能先看’,但是被告知只有39℃以上才能优先就诊。”
医生超负荷工作 因怕上厕所不敢喝水
上述拥挤的场面,在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同样存在。连日来,儿科候诊的患儿差不多有两百多人,尽管七个诊室全部开放,但依然被挤得水泄不通。“其实今天人数算少的了,在最高峰的时候,家长在候诊大厅已经坐不下了,排队都排到楼梯上去了。”太平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薇告诉记者,上月中旬儿科每天的门急诊量已经突破了千人,输液量超过了250人/天,儿科医生已经是超负荷工作了。
面对众多的小患者,李薇既感到责任重大,也心存一丝无奈。“儿科门诊是我们医院最繁忙的门诊部门,每天7点多就已有医生开诊,晚上经常要看到六七点钟才下班。很多医生根本不敢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在太平人民医院住院部的儿科病区,医生和护士也忙得不可开交。该院新生儿科的医生陈韦静告诉记者说:“新生儿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随时处于抢救状态。从早上上班开始到下班,中间忙得停不下来,中午能有20分钟吃饭时间已经算多了。”
儿科收入较低 更无时间搏晋升
儿科医生工作时间长、接诊量大,所承受的压力却与他们的收入似乎不成正比。儿科可以说是临床医学里最难的一门了,但与其他科医生相比,收入一点没优势,甚至还要低,东莞很多医院的儿科都是亏本的。
首先,医生要晋升,就得修学分、发论文,但儿科医生的充电时间很少,很难有向上提升的精力与动力。其次,儿科的检查费、药费都比其他科室要低很多。儿科患者年龄小,处于身体发育期,因此CT、拍片等辅助检查很少被使用,大多只能靠医生凭自己的经验去诊断,而这也给医生带来很多风险,治疗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病情延误甚至死亡。此外,儿科的用药量很少,一般都是按片算,成人患者开药则大多是以盒来计算。
“儿科逃兵”自述往事 解释逃离缘由
“儿科医生工作累,这在医疗界已众所周知。很多应届毕业的医生都不愿意选择儿科。就算分到了我们科,有些人也在待了两、三年后就主动提出转科。”太平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去年该院就有五个儿科医生转科,“很多儿科医生都患有胃溃疡和神经衰弱。”
阿明今年36岁,是东莞一镇街医院的医生,曾经在小儿科干了四年,去年10月他主动申请调到了内科。谈起那次调动,他有点愧疚,“每次看到以前儿科的那些同事,我都感觉自己像个逃兵。但儿科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不但要给患儿看病,而且还要忍受来自患儿家长的抱怨、不理解,甚至还有谩骂。四年下来,让我对自己当初选择儿科的初衷有了巨大的怀疑。”
“半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有个父亲抱着发热38.2℃的儿子来就诊,当时患儿很多,于是护士让他排队。他等了十分钟后冲了进来,要求我给他儿子先看。我发现患儿情况还算稳定,就叫他再等等。没想到那个家长立刻就指着我大骂,说‘是不是给了红包就能提前看?’、‘你什么水平啊?十多分钟了才看两个病人!’我当时忙到连辩解的时间都没有,还是其他病人家属把他劝出去的。第二天,科主任告诉我说,我被那个家长投诉称向他索要红包。”
尽管医院没有追究这“莫须有”的投诉,但阿明还是感到“很受伤”,我今后绝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去做儿科医生了。”
儿科医生遭遇“用工荒”
据了解,类似于阿明这样半路转行的儿科医生并不是个案,正是由于受待遇不高、接诊量大、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东莞各个医院都存在儿科医生“人才荒”的情况。据东莞市卫生局统计,目前全市注册的儿科医生有500余人。以现有的40所公立医院、32所民营医院计算,每所医院的儿科医生平均不足7人,全市儿科医生的缺口超过三成。
太平人民医院的儿科是东莞市重点临床科室,也是广东省重点专科,该院的儿科状况被认为是全市儿科的风向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去年我们儿科门诊的就诊人数是183864人次,其中80%是在门诊大厅,由8个坐诊医生看的。平均下来,每个医生一年要接诊18386名患儿。按照现在的业务量,我们儿科至少还缺10个医生。”东莞市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也表示,儿科难招人、难留人,“去年好不容易招了11个,但是走3个,今年我们打算再招11个。”
张俊鹏是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的在校生,“很少听到有同学说毕业后要去儿科的,凡是在儿科实习过的师兄师姐们都会告诉我们说‘儿科好累’、‘投诉多’、‘小孩很麻烦’、‘宁愿做医药代表都不愿做儿科医生’,这无形中也让我们不太愿意选择儿科。”
如何解决日益加剧的儿科医生流失问题?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儿科是难以‘自负盈亏’的,政府应该有政策倾斜。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博客上也曾建议,各地政府要积极发展儿科事业,不仅专科医院需要发展,社区的基本医疗也应该有儿科专业。
东莞市医学会的一名专家认为:“不少在大医院就诊的患儿都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其实这些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可以解决,但家长往往一开始就想到带孩子去大医院就诊。这就造成大医院压力过大,同时也导致患儿看病难。”
目前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他们压力大的同时没有荣誉感。对于基层的儿科医生而言,合理的晋升制度、考核制度才是最实际的。“儿科逃兵”阿明说,自己是副主任医师,之前每周有六天出门诊,但医院只给他算两天的专家号,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尽管诊费每天只差一、两百块钱,但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并没有受到尊重。
儿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科,而是0至14岁儿童医学的综合学科,涉及到儿童诊疗的所有方面,并非成人科室的缩版。儿科的特殊性决定儿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儿科人才培养力度。而在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留住人才、稳定军心是关键的一步。新进的优秀毕业生该如何留住?如果能把儿科医生的培养和引进当做人才引进的政策倾斜,让其无后顾之忧,或许能好很多。而合理的收入、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对于已执业的儿科医生来说才是最实际的。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