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再怎么高大上 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放心
2015-06-08
520

近日,号称“全球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备受关注和争议。单凭想象来看,在看病难的今天,一个医院拥有7000张床位,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眉之急。然而,患者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医院?“全球最大”的医院就意味着“全球最强”吗?

据郑大一附院向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医院拥有7000张床位,比原来的全国第一名—四川华西医院多了3000张,“堪称全国第一”。

“郑大一附院的医疗设备绝对是世界顶级、国内一流,没有几家能与他们‘叫板’。”

此外,郑大一附院还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人才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教授入职郑大一附院,这是河南医界引进的首位全职院士。目前该院正高级职称、博士团队10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723人,占河南全省1500名博士学位医生的一半。

2014年,该医院营收75.21亿元,门诊量为426万人次,住院人数31万人次。手术人数突破19.6万台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肝脏移植手术100多例,肾脏移植突破230例,以上两项在全国排名前五。

这些数据说明郑大一附院的成长与发展。既然号称“全球最大医院”,那么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能与梅奥诊所相比吗?显然,答案是令人失望的。郑大一附院的壮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一些医院近年来加速扩张,盲目攀比,追求高大上。

医院热衷于扩张动机其实并不复杂。一句话概括,就是社会、政府、医院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新医改中的医保改革让看病需求得到释放,而公立医院改革严重滞后,一方面政府在编制、财政投入、人事等方面的管制依旧,医疗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到所需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蜂拥而至的患者,公立医院除了大量聘用编外人员之外,还开始了大兴土木,加速扩张。而此前国家把医院建设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投资项目来安排,一些地方官员也以此作为政绩,这就促使医院走上激进扩张的道路。

医院扩张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多,看病需求大的困境,但是医院扩张加速了医疗资源的垄断,上级医院的“虹吸”与下级医院的“逼迫”,最终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很自然的流向上级医院。

医院规模再大,拥有的“有头衔”的人物再多,科研水平再强,都不是衡量医院的最关键的标志。真正的一所好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好的服务,是做了高难度的手术且其并发症控制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国际上领先的且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而这些方面,郑大一附院显然是不敢夸海口的。倒是报道中,郑州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张维博的一句话值得深思:“做大以后,想做强就难了。”

有专家认为,一所医院的最佳规模应该在800张病床左右。因为如果医院规模太大,运营成本增加,对管理者的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管理不善或将导致运行绩效下降;另一方面,医院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必然刺激过度医疗,加剧看病难看病贵;此外,百姓看病就医需求的最佳医院,应该是规模适度、特色明显、综合与专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医院,最好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或县域内就能够解决百分之八九十健康问题的医院。

从国外的经验和几年来我国医改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再多的大医院都不可能解决老百姓的看病就医问题。百姓需要的,并非世界最大的医院,也不是世界最强的医院,而是能就近享受到放心基本医疗服务的医院。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