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可否考虑借助体制外诊所?
2015-09-17
38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分级诊疗的实施进度,基础医疗的整体困局将有望得以改善。不过,完全依靠行政性手段最终达到目标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分级诊疗要真正发展,就必须借助一些新的思路和模式。

目前,我国患者放着家门口的医疗机构不去,都喜欢去大医院看病。其原因不仅在于基层医生的数量少,更在于优质的医生和医疗服务少,使得基础医疗的可信赖度较弱。因此,要从根本上加强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这个问题大家都明白,但是具体如何实现?

国家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医联体,通过帮扶的方式,让一些大医院的医生“下沉”到基层。并通过阶梯式的医保给付拉开患者从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受益差距,从而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从长远来看,仅依靠行政性政策,收效不会很大。因为目前公立医疗还都是有着行政编制的机构。在行政体系内,医生不能自由流动,依靠医联体的形式来推动基础医疗发展会更多地流于形式。而且,编制和待遇的鸿沟也降低了医生下沉到基层的意愿。

因此,真正推进分级诊疗需要顶层设计者转变观念。首先,要让医生资源自由流动起来,消除编制带来的晋升和待遇上的差异。这样就不拍基层缺医生、缺好医生。

其次,借鉴美国对于基层医疗的发展经验:通过产品采购、医生培训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协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实力。这种模式也就是所谓的零售化诊所的模式。而这种模式最好的实施环境就是市场化。

目前,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营收模式与大医院并无不同,主要依靠产品而非服务来获得收入,这注定了其无法从患者角度出发,提供优质的服务。零售诊所主要通过给予医生高薪,并剥离所有有关产品收益。通过产品采购、医生培训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协同,连锁的零售化诊所可以整体降低运营成本,获得病人的品牌认知度,从而最终扩大市场规模。其中,商保的介入和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其发展的关键。

总体来看,基础医疗的发展核心并不是要解决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差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可信赖度弱的障碍。因此,目前的整体思路都在强基层上是正确的,但受制于内部的体系阻碍,公立性的基础医疗发展仍有着较多的阻碍,体制外基础医疗的发展更有前景。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