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新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耐药性在扩大,在某些地方甚至达到了危险程度”。反对抗生素滥用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江苏、浙江等地出台了最严“限抗令”,北京、安徽等省份也出台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文件。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13%的住院病人不再使用抗生素。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抗菌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痛,但不合理使用也会产生许多问题。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往往会导致很多严重感染治疗无效,并危及患者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成人上呼吸道感染不必要使用抗菌药物每年消耗11亿美元。世卫组织认为,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在世界很多地区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这个问题是21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人类社会在与此有关的行为上必须做出改变。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量达16.2万吨,居世界第一。其中约7.8万为人类使用,约占48%,其余8.4万用在动物身上。如此庞大的数字跟我国医院滥用抗生素脱不了干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据媒体报道,我国的使用率却达70%左右。
为了遏制抗生素滥用,我国卫生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2011年,原卫生部便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此后,每年卫计委都会发布限抗要求。
2012年,号称“史上最严限抗令”出台,通过对抗生素分级管理、限定医院使用上限以及明确医生使用权限等方式,对抗生素使用进行限制。
2014年,安徽省卫计委发布通知,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列入禁止输液名单。
2015年,江苏省卫计委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注射抗菌药物。
1月22日,浙江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同时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外,三级医院率先全面停止。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北京市对抗菌药物品种等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评价进行了全过程监管,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等做出具体要求,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处方点评制度,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同时开展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加大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行为的监管力度。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中。
经过从2011年起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目前北京市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了13.11%,这意味着有13%的住院病人不再使用抗生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较2011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达到8.35%,按国家要求的20%的标准,北京市下降了11.65%。
北京市卫计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用于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和强度,数值越大,表示抗菌药物使用的频率越高,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剂量、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判定指标。据统计,北京市2015年较2011年下降了15.9%。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