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担忧规培的时候 其实是在担忧什么?
2016-01-27
1346

医疗工作,人命关天,提高当医生的门槛,其实是在保障医生的临床水平,其正当合理性毋庸置疑。但国家近日出台的专科医师规培制度引来许多医学生的吐槽:医学生培养周期拉长,成本增加,成为一名医生的时候,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学医很“熬人”,这一点谁都很明白,但读书的时候都已经熬过来了,还差这一两年的培训吗?医学生们真正担忧的到底是什么?

1月11日,国家出台《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对医科大学生毕业后的教育作出规定。规培的核心内容为“5+3+X”模式,即医学生读完5年医学类本科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至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2013年12月底,我国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启动,而此次新政策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多年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空白。

虽然听上去有些“熬人”,但是,医学本来就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热门专业”,学习也本身就是大浪淘沙,只有经历过严格的轮转和系统的考核,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从国外来看,一些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要经历严格的培养和长期的训练。

就拿美国来讲,在美国成为医生,从大学阶段起至少需要经过11年的学习和实习,成为专科医生则至少需要14年。这与我国医学生学习和规培的时间相差不远。美国医生的培养制为为4年本科(医学预科)+4年医学院,名义上毕业以后即为医学博士(Doctor of Medicine),但在真正开始独立执业前,仍需要进行专科培养。如果要成为专科医师,实习时间则会增加3至5年。至于美国规培制度的完善性,那又另当别论。

而且,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即使成为医生后也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如果有医学生认为学医的时间太久、太累、太寂寞,那他可能就不适合学医。再说了,美国的住院医的工作也很辛苦,这与国内的情况差不多。而且,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考研、考博,也要花时间,所以,对规培时间长短的顾虑显然不是医学生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那么,医学生们真正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其实,他们担心的是学医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增加之后,付出和收益难成比例。也就是说,专科医师规培之所以引发吐槽,是因为培训期间的“待遇太低”。2014年8月底,国家卫计委公布,中央财政对规培提供资金补助,标准为3万元/人年,2/3用于补助住院医师,1/3用于补助基地和师资。对于医学生而言,这些补助是否够用,又是否能到位是值得制度设计者考虑的问题。

其实,各科的毕业生都一样,都会对前途产生担忧。虽然还没有成为医生,但是,目前医生的工作和待遇,医学生都是看在眼里的。美国的医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接受培训,是因为他们知道,为了毕业后当医生,目前的辛苦是值得的。美国十大收入排行中,医师就占据好几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激励。

专科医师规培是未来医学生培养的趋势所在。接下了要做的是将这个制度细化和完善,制定统一的标准,做好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工作衔接,提高规培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应该进一步推行医生的人事薪酬制度和职业化改革,让医学生们走向医生岗位时能真正实现他们的价值。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