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 知易行难
2016-02-22
312

医患纠纷成为医疗行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化解医患纠纷的重要武器。医患沟通不仅仅是医生将治疗决策传递给患者,还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如果患者满腹狐疑,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就会降低,这成为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也是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患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在患病时,心情往往很糟糕,也特别脆弱。如何在短时间内化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有信心并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并非易事。

患者更看重医生的态度

在看病过程中遇到态度好的医生,患者对整个医院的评价都会提升一级。万一碰到态度冷漠的医生,患者窝火又委屈,医生也是出力不讨好。从宣威来昆明看病的周女士家住农村,来昆明看一次病不容易。周女士称,文化程度不高的她有时候难免会对一个问题多问几遍,遇到态度不好的医生遭白眼不说,自己也很难过。

医生表达应更自信

医患之间的沟通是传递医生治疗决策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的重要环节。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应使用自信、明确无误的语言,将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进行告知。自信和明确的话语给患者及家属传递的是一种信心、希望和力量,会使他们产生值得托付的感觉,并很好地配合治疗。而模糊不清的语言往往传递的是失望、悲观和恐慌,会加重病人及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配合。

具体的告知和耐心的解惑

随着医疗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不再是被动的医疗行为接受者,而成为医疗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因此,尊重病人的权利、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使医患沟通具体化显得尤其重要。

病患者毕竟不是医学工作者,他们对于医学知识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所以他们对于医疗过程中要进行的比较复杂的治疗或检查技术是完全陌生的。医生在向他们讲解其目的或注意事项时,应把握好准确、通俗和容易让病人接受的语言,不应闪烁其词,避免不恰当的解释让病人感到害怕而退缩;也不应过于轻描淡写,造成病人对特殊治疗或检查过于轻视,以致发生不良反应后抱怨医生。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疑惑应本着实事求是、科学、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解释,让病人做出正确的认知和选择。

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有很大不同,医生在给患者开处方时,一定要跟患者讲清楚每种药的具体使用方法,以防止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从农村来的、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更应解释清楚,免得错误使用,影响治疗效果,或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不良后果。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中是否需要微笑?答案是肯定的。医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且是需要更多关怀、更多温馨的人际关系。

对于首诊病人,医者会有表示热情的——轻轻地、和蔼的微笑(与毫无表情的冷漠面孔截然不同),对于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医者会因为有充满同情关爱的心态而流露出温馨的微笑——淡淡的、浅浅的、真诚的微笑。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医者会因意识到肩负着崇高的社会职责,掌握着医疗护理的技术而展现出自信的、坚定的微笑,从而鼓励患者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与医者积极配合。而对在医疗过程中,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身体迅速康复时,医者赞许鼓励的微笑,无疑是一剂更有效的“良药”。

医药并不是万能的,医疗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当医疗服务中医者出现了某些失误、某种“回天乏术”的无奈时,除了在语言中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必要的说明、解释、坦诚自己的内疚和无奈之外,不要忘记表示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这可以获得对方的理解。

总之,医患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医生与病人要有良好的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医生要把你的治疗方案用很好理解的方式解释给患者,与患者共同承担压力。沟通的问题解决了,医生才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分内的事。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