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医改,就不得不提三明。从2012年开启医改大幕,三明这个福建西北的山城经历了从无人问津到名震全国。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功不可没。在攻坚世界难题“医改”的过程中,他与有形和无形的利益集团展开较量,蹚雷涉险、步步惊心。让三明模式走向全国是詹积富最大的心愿。前不久,国务院正式发文要推行“三明模式”。詹积富一路走来不易,背后满是艰辛。
三明既不是全国第一批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也不是首批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但自2012年2月开始,在自行试水公立医院改革三年的时间,不仅将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还创造了诸多福建乃至全国的“率先”措施。
“医改推不动的核心原因,并非财政投入不足、人才匮乏以及是否实行分级诊疗。医改的核心是让医疗回归医学本质,不该开的药不要开,1块钱的药别卖成100块,不该做的手术不能做,不该做的检查不要做。可以说,切断药品和耗材流通的黑色链条,是医改面临的核心难题。”詹积富说,现在的医疗医药问题,药品因素带来的问题占到70%。因此,推动医改的关键,不是能不能改、会不会改,而是敢不敢改。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700多批团队来三明学习参观,仅2014年三明就迎来了全国300多批学习考察团,但是鲜有将三明模式在本地复制推广。一些前来考察的代表了解情况后直言,“做法很好,学不了,也没法学!”有的分管副市长向詹积富反馈:“老兄啊,没人撑腰,改不动啊!”
三明医改的实践证明,决定医改最关键的人物是党政一把手。詹积富是从省药监局副局长的岗位来到三明的。在省里参与招标时,曾有医药代表拎着一袋子钱要送给他。这样的经历,使他深入了解药品和耗材流通背后的黑色链条。甚至只要看到某家医院的药品标价,他就能判断出这个医院的院长能从中拿到多少提成。
2012年初,市政府领导把医改任务交给詹积富时,他明确要求市长为医改撑腰。搞了十几年药监工作的他深知,如果一把手不出来坐镇,就算“操盘手”有神仙的本事,医改也是寸步难行。
詹积富认为:“改革是整个利益的调整,这是非常困难的”,“医改难的不是投入,不是方案,而是决心”。
三明医改究竟动了谁的奶酪,让被上级广为看好的试点推广举步维艰?这其中既有卫生部门与人社部门争夺医保管理权力的持久战,也有地级市向省里要定价权的博弈,同时还触动了医药公司、医生灰色收入等多重利益。
三明医改的第一刀直接砍向药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县级以上药品零差率销售,推开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等等。这些举措从制度规范上让医药代表无处藏身,对福建省第七、八标目录中辅助性、营养性、高回扣、“疗效不确切、价格很确切”的129个药品进行“砍价”,监控当月药品支出就下降1673万元,一年砍掉虚高费用2亿多元。
三明首先理顺了领导体制,将涉及医疗、医保、医药等领域的事情归由一人管理,打破多头共管的局面,真正做到三医联动。当地把医保基金集中管理,整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把隶属全市不同部门的24个医保经办机构统一调整。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前进一步谈何容易!但是,三明做到了。
在三明医改被称为不可复制的理由中,首当其冲就是詹积富是不可复制的。
多次来三明调研的朱恒鹏对詹积富评价很高,称他是有权力又懂业务,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官员。詹积富称自己“既是医改的设计者,也是推动者、拍板者”。
詹积富在三明医改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他做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把“改政府”作为医改的第一步,将卫生人社统一管理;二是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剑指药品价格。
三明医改广受群众欢迎,一是药价下降,比如灯盏花素注射液,过去是22.3元一支,现在是2.8元一支。二是医改统一了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范围、缴费标准、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经办服务、信息管理,消除了存在多年的城镇居民、农民医保的差距。
一些群众说:“过去农村城里人是‘同城不同命’,同病不同治;现在‘一个鼻子两只眼’,大家都成了一样的人。”今年三明全市乡镇卫生院延伸到村卫生所,开通医保,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报销了。
有人说詹积富“精于计算”,但他计算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想尽办法、用足政策,把涉及民生的所有基金集中起来,哪家银行给的合作资金高就存哪家,仅这一项就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经营”出8亿资金。
“说实话,我也有几次想收摊的,可是真不甘心啊!如果改革停止,大批医药代表又将卷土重来,老百姓就又要遭罪。想到这些,我还是继续坚持下来。我时常跟团队说,改革者多磨难,但是人生短暂,为老百姓多做点事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这个时代终究还是有那么一批人是为信仰而活。”
深谙改革之道的他曾经担任福建省药监局副局长,省医改、省招标领导小组副主任,到外地宣讲三明医改,从来只要一瓶水、一只话筒,不需要提前准备。他的下属也介绍,詹积富经常工作到深夜,一有个想法就会立刻召集开会。
詹积富和团队成员没有周末,每时每刻都在做医改工作。他说,既然当初做了选择,早就知道要踩的是地雷,没了退路。亏得有强力支持医改的市委书记和市长,有个好团队,还有自己的那份初心。
“以前我很担心。三明医改就像蚂蚁拖着火车走,也好比鄱阳湖里的一小丘,长江干旱时,这里不可能长期有水。如果医改不是全国一个步调,三明改革也坚持不了几年。”詹积富说,现在好很多了,因为真正看到了改革的曙光。如今,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亲自担任医改组长,全省全面推进医改工作。全国已有11个省推开试点。
党中央的坚定决心,给了基层改革者最大的信心。詹积富认为,医改能否推进,关键在于各级党政一把手的态度和决心。希望各地能把医改当做政治任务,更希望各级党政一把手向党中央看齐,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敢于担当,敢于落实,为改革者撑腰。同时,要制定出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抓医改落实的责任制度,让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地。
改革从来都不是易事,有时可谓杀出一条血路。在三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干了十年,再来做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詹积富的确是个很合适的人选,也是一个非常有魄力和魅力的人。如果三明模式在全国推广,还会出现第二个“詹积富”吗?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