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频频叫苦 患者说哪个行业不苦
2016-08-12
179

同情弱者人皆有之。因此,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医护就将能反应自己很惨的照片发布到网络上,期待能换来患者的同情和尊重:“手术室门口随时待命的护士蹲地吃饭照”、“手术医生累瘫在地口服葡萄糖照”和一张“护士跪地托举无影灯”等。结果,换来的却是患者的一句:哪个行业都不容易,为什么偏偏要尊重你们?其实,可怜能换来别人短暂的同情,但绝对换不来尊重。

流传于网络的“手术室门口随时待命的护士蹲地吃饭照”“手术医生累瘫在地口服葡萄糖照”等,人们看到这样的信心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感动、心疼、难过。然而,一阵阵“感动”的风刮过后,医患之间依然隔阂重重。人们不禁要问:“靠一掬眼泪换同情”,真能为医疗行业争取理解、信任和托举吗?

患者说现在医生的态度差,大多医生表示:我每天要接待这么多病人,脸能好看吗。有媒体分析,其逻辑是顾客太多,服务人员就该甩脸子。但同样是顾客盈门的海底捞火锅,其服务员送走第一批食客后,还要服务等位的第二批甚至第三批食客,为什么他们却能始终保持春风满面呢?甚至有人表示,虽然医生工作负担在加重,但这是为了维护垄断利润的代价,可谓幸福的烦恼。

医疗行业的辛苦程度是有目共睹的,但还很少有人能拿出心思表达感动或是同情。一些医务人员愿意在手术台前站上十几个小时,却不愿意跟患者面对面多解释一分钟;倾其智慧和精力追求更高的医术,救治更多的重症,却在面对患者时只懂得埋头开药,让很多患者“很受伤”。要知道,左右医务人员职业评价,拉近医患关系的,或许就是某一次问诊、某一个细节、某一句叮嘱。

想要赢得患者的尊重,热衷叫苦远远不够。张强曾表示,中国医生技术再好,如果不是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永远不会受尊敬。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