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消国人求医的大医院崇拜 还需……
2016-11-04
501

有病找医生!可是,医生在哪里呢?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医生”似乎都在大医院。为什么国人心目中的医生就是在大医院工作的人?是否只有大医院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什么我国患者看病总是往大医院跑呢?如何使“看病”回归到原点呢?

“全国人民上‘协和’”,虽说夸张,却是人们争相到北京大医院求医的真实写照。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目前看来还有继续发展之势。这并不奇怪,崇拜北京的大医院,实在怪不得老百姓。把生命和金钱相比较,谁都知道该珍惜哪一个。而且“有能力”、“有本事”的人确实在大医院,他们也只有在大医院才能显示其才能与本事,而且一旦离开大医院,能力与本事似乎就不被待见,渐渐失去所谓的“优势”。

在中国,正因为“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在大医院,医疗资源也是向大医院倾斜,确实在大医院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看病更放心。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只有大医院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其实有很多疾病根本没必要在大医院通过住院来解决。在美国也好,在英国也罢,绝大部分的疾病是通过门诊来解决的。不过在欧美国家,医生都是同质化的,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医生的水平相当;而且欧美国家老百姓看病必须经过家庭医生的首诊后才能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院,不像国人看病想去哪个医院就能去哪个医院。

在中国,患者看病之所以总是往大医院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因为支付制度的作用。有不少疾病本来可以在门诊解决,可就是因为支付制度,变相使得医院和患者通过住院解决。其次,患者看病的自由度也许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因而在看病费用并非很贵的情况下,患者不在意医保的报销比率。第三,受到“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文化的影响,患者“盲目”相信大医院的能力。第四,“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在大医院。因为除了大医院,医生没有更好体现自己能力的平台。也正是由于小医院“有能力”的医生被抽空,“首诊在社区”为人诟病。第五,“有本事”的医生离开医院开诊所确实不容易。以上五点决定了患者在有限的医保报销额度下,“一次性”地去寻求大医院的服务。

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些大医院在“看病难且贵”中扮演的角色。在利益追求面前,我们的一些大医院愿意把普通病人分流到一般医院吗?从对“号贩子”的半推半就、治疗前医学检查的泛滥,到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某些大医院为看病难、看病贵,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想打消外地求医者的这种大医院崇拜,使“看病”回归到原点。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首先,应该让医生回归到“社会人”的状态,让他们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和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而医院则成为吸引医生施展才能的平台。其次,医生通过自己的诊疗水平以及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第三,支付方的支付理念回归。不管是医保还是商业保险,都与医生签订医疗服务契约,保证医生的薪酬是体现其医学价值的,而不是根据其“赚多少”来支付。相反,医生开出的药物、检查、检验与其收入无关。第四,人们科学的医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更多的医学知识教育,尽量缩小患者与医生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这是构建医患诚信的基础。第五,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因为它既是解决患者“盲目”看病的第一步,也是提升人们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上五点的落实,患者找大医院看病的习惯就能逐步纠正。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