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暂缓的“退编”是否意味着止步?
2016-11-14
403

“同在一家单位,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沟壑。”这一句吐槽道出了无数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心头苦,这一现象终究是要变革的。今年年中,人社部放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的消息。即将接近年底,人社部却又表示,后续的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暂时没有办法做。

人社部:暂缓事业编“退编”

11月10日,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纳入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尚未出台,为此,后续的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也暂时没有办法做。我们先看看北京市怎么来做这个事情,高校、公立医院人员如何不纳入编制管理,然后我们才能做相关的人事管理方面的方案。”

暂缓意味着“退编”是否将“止步”

暂缓事业编“退编”表明遇到的阻力比较大,那“退编”是不是就会因此而搁浅呢?小便认为,编制早已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存在,取消编制是必然的趋势,大家虽对此百般不愿,但很难逆转历史潮流。但是,对于通过“过五关斩六将”才得到的来之不易的编制时,取消编制难免一时难以接受。因此,此番高校、医院将试点退出编制之举,并非易事。需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化解人们由于“退出编制”而可能产生的忧虑,才能推进“去编”的顺利进行。

无编时代医护的待遇是否仍有保障?

人们对去编的担心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后是否会影响单位的财政经费,二是高校、医院的员工是否会受到影响。

编制虽然弊端重重,但简便易行是最大的优点,政府对公立医院可按编制进行投入。无编制时代又给财政投入出了一个难题,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怎样才能更公平更合理也更具效率,关系重大,不能不深长思之。

上述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进而表示:“无论编制如何创新,事业单位的属性是不变的。”2015年3月份,北京市印发了一个文件,其中有两句话,大致意思就是,只要是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责还要履行;只要是事业单位,那么,人事管理、养老投入都跟原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相关机构肯定还是要执行事业单位的基本规则,只是依托编制基础上的制度安排要重新考虑。

对于高校、公立医院等不纳入编制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可以通过已经先行取消编制的厦门、深圳来窥一斑?据了解,厦门、深圳等地将此前按照编制数拨款的财政投入方式,改为“以事定费”,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按照岗位管理模式采取全员聘用,并在政府核定的工资总额内,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薪酬标准等。就此,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宣表示,去编制以后,首先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特别是离退休待遇,同时,在新建的市属公立医院取消了编制,但新增了职业年金,通过年金机制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