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点执业需步入阳光操作
2014-01-09
561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以来,社会各界对此寄予厚望,但现实却生生地泼了瓢冷水。这是为什么呢?

调查发现,公立医院多运用对口帮扶、技术协作、医疗集团等方式向“旗下”医院派遣专家,实现多点执业,但这大多带有主管部门行政命令的色彩,且每家医院每年派出的人数并不多。某些民营医疗机构则既没有院内医生外出执业,也没有省内专家“流入”。

  

医院不愿肥水流外人田 医生怕留下不安心工作的印象

  

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多点执业”的路上。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医师多点执业需要医生个人申请,同时获得所在医院同意,最后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但是,现在大型的公立医院都在快速扩张,本身就急需有能力的医生,怎么可能允许医生到外单位执业呢?医生能够担当多点执业,首先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符合医师多点执业要求的医生,基本都是医院骨干,肥水岂能流外人田?而且,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就会很复杂。医院不仅有财力损失,还会影响声誉。谁敢冒这样的险?不少医院科主任也有这样担忧:“如果医生去其他医院执业,我们自己的病人数就可能减少。”

  

而种种顾虑也一直缠绕在许多医生的心头。医生作为单位人,工资收入、职称晋升和科研经费等都得由医院决定,自己申报多点执业,万一留下“不安心”工作的印象怎么办?从此被边缘化,甚至被解聘,怎么办?

  

专家兼职“走穴”现象普遍 但处于灰色地带心里并不踏实

  

有些医院通过聘请大医院专家兼职的“引智”方式,吸引了数名大医院的教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饥渴的情况,也使周边患者受益。

  

目前,很多大医院教授穿梭坐诊、手术。这已是业内公开秘密。这种被民间戏称为“走穴”的方式,让患者和专家之间达成了“两情相悦”的默契。一些中小型医院,靠私下交情,邀请大医院专家选择周末或休息时间,临时性前来坐诊、手术,费用一次结清,直接支付给专家个人。据有的专家透露,其一次“出场”费用是1000元至数千元不等,“比在本院干强多了。”而对患者而言,不需要到大医院等病床、排队,额外花一点“请专家费”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何乐而不为?

有需求就有市场!医生“走穴”其实已有多年。这种现象在一些年轻外科医生中更常见。在他们看来,此举不仅可以较快获得丰厚利润,还能获得锻炼机会,积累临床经验。的确,直接将大医院医生“挖”过来,很不现实,但兼职,他们大多愿意。大医院专家坐诊、手术,不仅为所到医院脸上“贴金”,同时也促进病人数量增加,可谓一举几得。但不容回避的是,医疗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让如此高风险的作业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其实各方的心都不踏实。一位“走穴”专家坦言:“赚这个钱是‘刀口上舔血’,一旦出了事,都不好交代。”

  

多点执业不如在政策引导下步入阳光操作

  

大量患者表示,一方面是大医院专家紧俏,老百姓看病难,另一方面是这些专家在私下“走穴”,除了利益杠杆在起作用外,也暴露了医院管理上的漏洞。与其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不如在政策引导下让它步入阳光操作。

主管部门放松对医师执业地点的管制相对容易,拆除“多点执业需要医院审批”这堵墙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但真正走入阳光地带,恐怕还需要很多配套举措。

  

这一现实与理想的纠葛应引起主管部门的反思。关于如何使“走穴”规范化的争论已有时日,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要让医生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像国外那样,能够自由的选择执业医院,打破用人格局,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推进。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探索推进一些容易操作的制度建设。

培养一个真正能进行临床诊断的医生需要很长周期,一个医生到多点执业,共享单位应考虑共担培养成本。比如医师多点执业后,所获收益与所属医院如何合理分配?各执业点之间的医疗责任风险如何划分?都需要一一细化。推行多点执业应完善配套政策,将医生执业方式选择权、医院用人权、医疗服务监管权三者之间的权利边界分割清楚,这对制度是一种重塑。

希望有关部门对医生多点执业问题予以重视,制定出全面的政策以服务民生!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