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而轻“质” 医学扩招入歧途
2017-03-09
308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稀缺,近年来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不免在增加招生数量的同时降低招生门槛。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医卫46组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赵铱民谈及了对上述情况的担忧。

两年间,赵铱民在全国17所医科院校实地调研后发现,在省属医学院校的设置权由教育部下放至省级教育部门后,就业导向思维导致各地医学院校飞速扩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余所增加到目前的300余所,专业设置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学校一年内仅口腔医学生就招了1000人,一个班竟有80人。”赵铱民说,一些不具备资质的院校也纷纷加入其中,导致临床教学质量滑坡严重,“1000名口腔医学生,临床教学基地却不足200平方米”。

赵铱民说,虽然近些年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如火如荼,但并不能掩盖大部分学生临床能力不足的问题。他曾到一所刚刚拿到全国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学校调研,老师告诉他:“为了比赛,学校专门让8名尖子生进行集中培训,但其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却稀松平常,甚至很差,这一现象较为普遍。”

当扩招演变成“灌水”,意义何在?有些二本院校想要扩招,为了应对学生临床实习的需求,甚至把一些县区属人民医院划为了附属医院。为了扩招而扩招,匆匆上阵,质量难保。质量不保,只怕医患关系会越来越糟。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杨金生说,中医院校由原来24所扩大到目前100多所,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好的学校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能达到90%,差的只有50%”。

的确,我国执业医师考试制度自建立以来,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合格率却一路走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扩招导致医学教育水平良莠不齐。

杨金生建议,政府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根据院校去年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来决定当年是否拨款以及拨多少,同时通过修改《执业医师法》来保障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试图用规培去弥补临床教学缺下的课,这种思路是不对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说。

我们期待行业人数增长的同时,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给予社会期望的服务水准。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