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阶层固化”的话题比较火爆,大家纷纷感慨我们靠什么改变命运。在纷纷扰扰的讨论当中,大家普遍忽略了一个方面,那就是医疗资源使用的阶层固化问题。
冰冷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扛着公益性大旗的公立医院没有半点公益性,本应是人人公平可及的公立医院提供的基本医疗,被赤裸裸地分成了四个等级:普通大众的医疗、干部医疗、特需医疗、国际或民办医疗设在院内的高端医疗。老百姓一床难求,看病难看病贵,官员们却小病大养,将医院当成疗养院和养老院。
严格来说,由纳税人收入支持的公立医疗资源应该面向普通老百姓,特别是社会弱势人群,而不应该用于特需和高端人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也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在我国特需医疗和公费医疗存在的一些历史原因逐步消除的情况下,公立医疗资源的使用也应该逐步回归。
其实大家所说的“基本医疗”,其核心是“基本的医疗支付能力”。对于一个患有罕见疾病的孩子来说,治疗这种病就是基本医疗。我们需要的是获得基本的医疗支付能力,而不是医疗本身。这就是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实现的基本支付能力。
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所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就是实现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全民覆盖。尽管保障水平还不高、三种保险计划的受益差别还比较大,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居民,历史上第一次享有了基本的医疗支付能力,能够去医院看病,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特需医疗和公费医疗的存在仍是“阶层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建设和发展一个合理公平的社会显然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公立医院不应该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应该回归公益性。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