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暴力伤医 医护人员怎样自我调节?
2017-07-31
218

“暴力伤医”这个词汇在国内并不陌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然而,除了积极预防、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外,也需要关注那些曾在医疗服务中受过伤害或受到这些负面事件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的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那么,暴力伤医事件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哪些心理伤害?又该如何应对呢?

暴力伤医——全球普遍的问题

近年来,医院的暴力事件频发不止。不只国内,其他各国的统计数据已经表明,暴力伤医是全球医护人员面临的普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2年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新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暴力威胁卫生服务》的公告,明确了医护人员在医院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对他们的身心乃至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有巨大影响。

如美国护士学会在2001年做过一项网上调查,发现17%的护士在医院曾遭受暴力攻击,57%的护士曾被威吓或辱骂。澳大利亚同一年的调查显示,新南威尔士州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约90%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言语威胁或身体伤害……

最难治的是心伤

与身体损害相比,暴力事件对医护人员造成更大的损害是心理创伤,通常可以分为直接心理创伤和间接心理创伤。顾名思义,直接心理创伤是指自己亲身经历过生命威胁、暴力伤害或辱骂从而产生的心理创伤;间接心理创伤是指虽没有直接的创伤经历,但是通过其他人对伤医事件的描述,也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等。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这些心理创伤都可能会使医护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负面影响常常促使他们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容易出错,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患者。有的患者揪住错处不依不饶,就有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如此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也是对患者负责。

暴力事件现在为何成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难以避免的职业风险?这是因为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的时候本身就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在就医过程中某些要求或期望的治疗效果没有达到,就会产生愤怒或者挫折感,并且容易迁怒他人,而医护人员恰恰就最容易成为攻击对象。所以,医护人员一方面要尽量在事态恶化前缓和矛盾,另一方面,如果暴力事件发生了,能够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创伤。

如何应对暴力伤医事件?

1、自我觉察:主要指在医院暴力发生后,医护人员能够自我评估心理状态,以辨别自己的心理反应是否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反应,通常有4种比较典型的表现:一是高度警觉,如一位受到过躯体攻击的护士在晚上值夜班的时候,一听到走廊里有人大声说话就心慌不已。二是反复体验创伤情景,重复当时恐惧、害怕等情绪。三是回避行为,包括做出转岗、辞职等决定。四是情感麻木,即表现出一种情感隔离的状态。虽然不喜不忧,但这种情况才是最严重的,之后可能会产生出更严重的负面情绪。

2、自我调节:指自己能够主动调节创伤性情绪反应及行为模式。根据认知心理治疗理论,如果医务人员能将暴力伤医事件解释为一件患者情绪不佳状态下客观发生的事情,比较容易平稳情绪,并能够积极去应对;而应该避免将事件解释为患者有意对自己的人格进行侮辱或者认为自己无能、不能胜任工作,这两种解释都会使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偏激。此外,如果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感知不到来自社会民众、同事或者家人的支持,也容易产生创伤性的心理反应。

自我调节有很多方法,放松身心:通过肌肉放松、呼吸放松、冥想、文体活动等;宣泄情绪:向朋友或家人倾诉、写日记等;调节认知:自我反思等。但是如果发现这些方法都不能让自己走出情绪困境,那么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了。

3、自我防范:指自己能够通过判断和行为来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估患者或家属的行为举止是否具有暴力倾向:突然改变语气,出现快速、大声和粗鲁的声音;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满脸涨红;怒目圆瞪、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忽然的情绪激动、过分紧张;已酗酒或有吸毒史。

为了预防暴力事件,将可能的伤害降到最低,也可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确定可以尽快逃离现场的路线;不要退到死角,更不要背对施暴者;与可能的施暴者保持5尺~7尺的距离;稳定情绪,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当对方喊叫时,不要争辩、对质,努力使自己的语音语调听上去足够平静;让对方充分表达抱怨;为患者或家属提供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已预期可能有暴力发生之前,向同事或者保安寻求支援等。

暴力伤医是一个社会现象,从全球范围来说具有普遍性。民众应该给予医护人员基本的尊重,也应体谅医疗行业的艰辛。作为医护人员自己,应注意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认真对待每个病患。一旦暴力事件发生,要采取积极的方式保护自己,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避免职业倦怠和不良情绪。在自己无法宣泄时,积极寻求家人的心理支持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辅导,不要等到出现严重的创伤性心理反应再寻求帮助。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