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发表于《Crit Care》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该研究考察了扑热息痛治疗与重症监护(ICU)患者结局间的关系。结果显示,ICU患者经常服用扑热息痛,且对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和倾向得分校正后,表现出与住院死亡率降低和死亡前时间降低独立相关。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索ICU患者扑热息痛治疗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我们在4个ICU中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我们从每个医院的临床信息系统和入出院数据库中获得扑热息痛使用情况、体温、人口统计学以及临床和结果数据的信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估服用扑热息痛和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我们对4个ICU中的1581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测量691348次体温。在这些患者中,10046名患者(64%)至少服用1克扑热息痛。服用扑热息痛的患者住院死亡率较低(10% vs.20%,p<0.001),且幸存者中接受扑热息痛比例更高(66% vs 46%;p<0.001)。然而,扑热息痛治疗的患者有更高比例为外科术后(70% vs 51%;p<0.001)或者选择性外科手术后(55% vs. 37%;p<0.001)入住ICU。在含扑热息痛治疗倾向得分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扑热息痛治疗和患者住院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明显和独立的相关性(校正后的优势比为0.60 [95% CI 0.53~0.68],p<0.001)。Cox比例风险分析表明,服用扑热息痛的患者存活时间大大延长(校正后的优势比为0.51 [95% CI 0.46~0.56],p<0.001)。手术和医疗患者使用扑热息痛和死亡率降低之间的相关性和/或死亡前时间大体一致。对扑热息痛服药进行校正后,该相关性依然是时间依赖型变量。然而,在发热患者,疑似感染患者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得分三分位数较低的患者中,扑热息痛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失去了统计学意义。
结论:扑热息痛是ICU患者的常用药物,且对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和倾向得分校正后,服用扑热息痛表现出与住院死亡率降低和死亡前时间降低独立相关。然而,对发热、疑似感染和疾病严重程度较低进行校正后,该相关性可能表示出指示偏倚性效应。
(选题审校:马翔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