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受体(HR)强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NACT)一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T)能否表现更加?2021年3月,中国学者发表在《JAMA Netw Open》的一项研究给出的答案是“NO”。
HR阳性ERBB2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应答不佳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全身治疗来诱导肿瘤缩小,改善手术效果;新辅助疗法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其比其他治疗更早开始,并且可以评估治疗应答。该疗法适用于许多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不论其生物学亚型),通常包括III期、IIB期和T3。
对于II期癌症患者,既可手术也可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适用于希望接受保乳手术(BCS)但因肿瘤体积在乳房中占比较大而不适合的患者。
然而,与其他生物亚型相比,HR阳性ERBB2阴性癌症患者对新辅助化疗应答的可能性较小。对于HR阳性ERBB2阴性的I期患者,台湾的医生倾向于手术而非新辅助治疗,因为这些病患手术后结局可能良好。
新辅助或术前治疗是指术前给予的治疗。20多年来,它一直用于局部晚期和不能切除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来实现降期,使其可以手术。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使用相同的化疗,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结果相似。尽管新辅助化疗通常用于局部晚期和不可切除乳腺癌的降期,但许多研究表明,对于HR阳性和ERBB2阴性肿瘤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T)可替代化疗。
最新研究:新辅助化疗或仍优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发表在《JAMA Netw Open》的本研究,探究了HR强阳性ERBB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vs 新辅助化疗的全因死亡率。
这项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接受治疗的HR强阳性ERBB2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随访时间为自索引日期(即IDC诊断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数据来自中国台湾癌症登记数据库。2020年1月至11月进行数据分析。
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接受不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共640例(297例[46.4%]20~49岁)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145例[22.7%])或新辅助化疗(495例[77.3%])的患者,可进一步分析。
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与新辅助化疗队列相比,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队列中全因死亡率的调整风险比(aHR)为2.67(95%CI,1.95~3.51;P<0.001)。
与20~49岁患者相比,50~59岁、60~69岁和≥70岁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年龄aHRs分别为1.13(95%CI,1.03~2.24)、1.25(95%CI,1.13~2.45)和1.37(95%CI,1.17~3.49)(P=0.002);与绝经后女性相比,绝经前女性全因死亡率的aHR为1.35(95%CI,1.13~1.56)(P<0.001);与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为0的患者相比,评分≥2的患者全因死亡率的aHR为1.77(1.37~2.26)(P<0.001)。
与临床肿瘤1期相比,2期、3期和4期全因死亡率的aHRs分别为1.84(95%CI,1.07~3.40)、1.97(95%CI,1.03~3.77)和2.49(95%CI,1.29~4.81)(P=0.009)。
与临床淋巴结(cN)分期0期相比,cN 1期和cN 2或3期的全因死亡率aHRs分别为1.49(95%CI,1.13~1.99)和1.84(95%CI,1.31~2.61)(P=0.005);与分化1级相比,分化2级和分化3级的aHRs分别为1.77(95%CI,1.24~2.54)和2.31(95%CI,1.61~3.34)(P<0.001)。
总之,本研究表明,对于HR强阳性ERBB2阴性IDC患者,可考虑将新辅助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首选。
合并症相对较少患者 尤其不建议新辅助内分泌
新辅助治疗可能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大或局部晚期乳腺癌女性。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该接受新辅助化疗,而非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如果绝经前女性拒绝(或不适合)新辅助化疗,医生应尽可能尝试手术治疗,而非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担心最终手术治疗范围的患者,可以提供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但应告知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相比病理反应更好、残余肿瘤负担更少和生存结局更有利。尽管内分泌治疗可作为HR强阳性ERBB2阴性癌症的替代方案,大多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女性适合接受化疗。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不建议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特别是对于合并症相对较少的健康良好的患者。
总之,对于HR强阳性ERBB2阴性IDC患者,新辅助治疗应首选新辅助化疗,而非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JAMA Netw Open. 2021 Mar 1;4(3):e211785.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Endocrine Therapy for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With High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ity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Neg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