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脏骤停的评价
2013-08-30
436

题目: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脏骤停: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Anti-arrhythmia drugs for cardiac arrest: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简介: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来治疗心脏骤停,我们旨在回顾有关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评估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

方法:我们检索的数据库包括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MEDLINE和EMBASE。纳入抗心律失常药(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镁和其他新的钾通道阻滞剂)对心脏骤停的结果的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由2位作者独立收集数据。收集每个结果的危险比,如果符合标准,将使用荟萃分析进行数据汇总。通过卡方检验和I2测试进行异质性评估。

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和7个观察性试验。胺碘酮(RR:0.82;95%:0.54,1.24),利多卡因(RR 2.26;95%:0.93,5.52),镁(RR:0.82;95%:0.54,1.24)以及尼非卡兰的出院生存率都未显著高于安慰剂,但通过自主循环的恢复以及入院时的存活率表明,胺碘酮、利多卡因和尼非卡兰在初步复苏时有获益,并且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RR:1.28;95%:0.57,2.86)和尼非卡兰(RR:0.50;95%:0.19,1.31)。溴苄胺和索他洛尔并未表现出获益。

结论:我们的回顾建议,在复苏过程中给药时,抗心律失常药可能不会提高出院存活率,但其可能对初步复苏有益。这与2010年AHA复苏和心血管急诊指南相一致,但仍然需要具有良好的方法学和大量患者进行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评估。

(选题审校: 栾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在心肺复苏时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尼非卡兰对自主循环的恢复以及入院时的生存率有益,但对存活出院率没有显著的效果,这与2010年AHA复苏和心血管急诊指南相一致。)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Crit Care. 2013 Aug 12;17(4):R17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938138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